桂皮和肉桂的区别及功效

桂皮和肉桂是两种不同的樟科植物树皮,虽外观相似但来源、成分及功效存在差异。桂皮多指天竺桂、阴香等树皮,肉桂特指肉桂树的干燥树皮,两者均含挥发油但肉桂中肉桂醛含量更高。主要功效包括温中散寒、活血通经、改善胃肠功能,但肉桂更侧重温补肾阳,桂皮更长于祛风除湿。
桂皮通常来源于天竺桂、阴香或川桂等樟科植物的树皮,树皮较厚且表面灰褐色。肉桂专指肉桂树的干燥内层树皮,以越南、斯里兰卡产为主,皮薄呈红棕色卷曲状。两者采收时肉桂需生长6-8年取皮,桂皮取材树龄相对较短。中国药典将肉桂列为单独药材,而桂皮多作香料使用。
桂皮挥发油中含桉叶素、柠檬烯等成分,肉桂则以肉桂醛为主且含量达75%以上。肉桂还含有更多丁香酚、肉桂酸等活性物质,甜味与温热感更明显。桂皮的黄酮类物质如槲皮素含量较高,抗炎作用更突出。两者均含膳食纤维与矿物质,但肉桂的钙、铁元素含量约为桂皮的2倍。
肉桂擅长温补肾阳,用于腰膝冷痛、阳痿宫寒,其肉桂醛能促进血液循环。桂皮侧重祛风除湿,对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更有效,其桉叶素成分有较强抗菌性。两者共享的功效包括缓解胃寒呕吐、促进消化液分泌,但肉桂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经更多研究证实。
肉桂多用于中医肾阳虚证,常配伍附子、熟地黄,如金匮肾气丸。桂皮常见于风湿方剂,与独活、威灵仙同用。现代医学中,肉桂提取物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桂皮精油则应用于口腔抗菌产品。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肉桂,孕妇禁用桂皮精油。
肉桂每日摄入量建议1-3克,过量可能引起口干舌燥。桂皮作香料时需控制用量,避免刺激胃肠黏膜。两者均可能增强抗凝药物效果,服用华法林等药物者须咨询医生。烹饪时肉桂适合甜品与热饮,桂皮更常用于卤味与炖肉,高温久煮会破坏有效成分。
日常使用建议根据体质选择,阳虚畏寒者可用肉桂粉冲服,关节酸痛者可外敷桂皮酊剂。保存时需密封防潮,肉桂保质期较长可达3年,桂皮建议1年内使用。出现口腔溃疡、便秘等不适时应停用,糖尿病患者使用肉桂需监测血糖。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以发挥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