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容易加重脂肪肝

秋冬季节容易加重脂肪肝,可能与气温降低、饮食结构改变、运动量减少等因素有关。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通常表现为乏力、右上腹不适等症状。
气温降低时人体基础代谢率下降,脂肪分解速度减缓,容易导致肝脏脂肪堆积。秋冬季节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火锅、烤肉等油腻食物摄入过多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天气寒冷导致户外活动减少,能量消耗不足也会促进脂肪在肝脏沉积。部分人群秋冬饮酒量增加,酒精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肝细胞。节日聚餐频繁可能引发暴饮暴食,短期内摄入过量脂肪和糖分。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超声检查显示肝脏回声增强。长期未控制的脂肪肝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出现肝区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进展为肝纤维化,伴随皮肤黄染、蜘蛛痣等体征。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戒酒后多数可逆转,但持续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炎。少数患者可能并发肝硬化,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室内有氧运动如瑜伽或健身操。饮食选择清蒸鱼、凉拌木耳等低脂菜肴,避免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保肝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出现恶心呕吐或皮肤黄染应及时就医。秋冬季节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用杂粮替代部分精制主食,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