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疗法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拔罐疗法、中药外敷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由长期劳损、外伤、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药内服可通过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改善症状。常用方剂包括独活寄生汤、身痛逐瘀汤等,成分含独活、桑寄生、当归等药材,有助于缓解疼痛和炎症。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部分患者需调整药方,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
针灸通过刺激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穴位调节气血。常用穴位有肾俞、大肠俞、环跳等,配合电针或温针可增强疗效。治疗需10-15次为一疗程,急性期慎用强刺激。孕妇及皮肤感染者不宜针灸。
推拿采用滚法、按法等手法松解腰部肌肉痉挛。需避开椎间盘突出部位,重点处理竖脊肌和梨状肌。急性期禁用重手法,避免加重神经压迫。配合牵引可增加椎间隙宽度,但骨质疏松者慎用。
拔罐通过在腰部留罐5-1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走罐法可沿膀胱经操作,改善肌肉僵硬。皮肤破损、高热患者禁用,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能出现淤血属正常现象,2-3天可消退。
将活血止痛类药膏如消痛贴膏外敷于疼痛部位,或使用中药热奄包热敷。含川乌、草乌的制剂需防皮肤过敏,每次敷贴不超过6小时。皮肤敏感者应先小范围试用,出现红疹需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加强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急性期须卧床休息2-3天,缓解期可进行游泳、倒走等低强度运动。注意腰部保暖,搬运重物时保持脊柱直立。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提示可能发生马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