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弓形虫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肺弓形虫病主要通过食用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感染动物排泄物、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感染。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虫,人类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咳嗽等类似流感症状,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
食用未彻底加热的肉类是主要传播方式,特别是含有弓形虫包囊的猪牛羊肉。弓形虫包囊在50℃以下可存活,建议肉类烹饪中心温度达到67℃以上。生食被猫科动物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也可能感染,需用流水充分清洗蔬果表面卵囊。
直接接触感染猫的粪便后未彻底洗手可导致感染,弓形虫卵囊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数月。清理猫砂盆时应戴手套,孕妇需避免接触猫砂。土壤中的卵囊可能通过皮肤伤口侵入,园艺操作后需及时清洁消毒。
妊娠期初次感染弓形虫可能导致垂直传播,孕早期感染致畸风险较高。胎盘感染可导致胎儿脑积水、视网膜脉络膜炎等先天性弓形虫病。孕前筛查弓形虫抗体,孕期避免生食可降低传播风险。
输入含有弓形虫速殖子的血液或移植感染者的器官可能导致传播。免疫功能受损的受体可能发生播散性感染,术前需进行血清学筛查。使用弓形虫IgG抗体阴性供体可降低传播概率。
处理含弓形虫的实验样本时发生针刺伤或黏膜暴露可能造成意外感染。实验室需遵守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操作活体虫株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立即用碘伏消毒伤口可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肺弓形虫病需注意饮食卫生,肉类冷冻处理可灭活部分包囊,处理生肉后需彻底清洁厨具。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环境,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确诊后可使用磺胺嘧啶片联合乙胺嘧啶片进行规范治疗,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旋霉素片等安全性较高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