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骨关节病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治疗骨关节病的方法主要有内服汤剂、外敷膏药、针灸疗法、推拿按摩、药浴熏蒸等。骨关节病多与肝肾不足、气血瘀滞、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有关,需根据证型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
肝肾亏虚型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含独活、桑寄生、杜仲等药材,有助于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气滞血瘀型常用身痛逐瘀汤,含当归、川芎、桃仁等成分,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风寒湿痹型适用防风汤,含防风、羌活、桂枝等,能祛风散寒除痹。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避免自行配伍。
急性疼痛期可用消痛贴膏含马钱子、川乌等成分外敷,具有消肿止痛作用。慢性期适用温经通络膏含艾叶、红花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过敏体质者需先小范围试用,皮肤破损处禁用。外敷药物需定时更换,避免同一部位长期贴敷。
常选取阿是穴、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通过电针或温针刺激调节局部气血运行。寒湿型可配合艾灸关元、肾俞等穴位温阳散寒。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治疗期间应避免受凉,10-15次为一疗程。
采用滚法、揉法等手法松解关节周围肌肉粘连,配合点按委中、承山等穴位缓解疼痛。急性炎症期不宜强行活动关节,需采用轻手法放松软组织。可教会患者自我按摩犊鼻、膝眼等穴位,每日早晚各进行5分钟。
选用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等草药煎汤熏洗患处,水温保持40℃左右,每次20分钟。药浴能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促进局部代谢。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熏蒸时应有家属陪同,防止晕厥。
骨关节病患者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爬楼梯、提重物等加重负荷的动作,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上适量补充富含钙质的乳制品、豆制品,控制体重减轻关节压力。若出现关节变形、活动受限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