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漏液是什么病

脊柱漏液通常是指脑脊液漏,多由硬脊膜破损导致脑脊液从椎管内异常流出。可能与外伤、手术并发症、先天性硬脊膜缺陷、椎管内肿瘤或自发性脑脊液漏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头痛、颈部僵硬、耳鸣或体位性症状加重。
脊柱外伤如骨折或穿刺伤可能撕裂硬脊膜,导致脑脊液外漏。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伤口渗液,卧位时头痛缓解而站立加重。需通过MRI或CT脊髓造影确诊,轻微漏液可通过卧床休息和补液治疗,严重者需手术修补硬脊膜。常用药物包括乙酰唑胺片减少脑脊液分泌,辅以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
脊柱手术后约3%-5%患者可能出现医源性脑脊液漏,常见于椎间盘切除或椎管减压术中硬脊膜意外损伤。典型症状为术后切口持续渗出清亮液体,伴随低颅压性头痛。需及时进行硬脊膜修补术,术中可配合使用纤维蛋白胶封闭漏口,术后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必要时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提升胶体渗透压。
马凡综合征或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可能因硬脊膜先天性薄弱发生自发性脑脊液漏。特征性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伴听力下降,颈椎MRI可见硬膜外积液。治疗需严格卧床2-3周,使用咖啡因苯甲酸钠注射液收缩脑血管,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功能,顽固性病例需采用硬膜外血贴治疗。
椎管内神经鞘瘤或脊膜瘤可能侵蚀硬脊膜导致脑脊液漏,患者多有进行性肢体麻木与大小便功能障碍。增强MRI可显示肿瘤位置与硬膜破损处,需手术切除肿瘤并行硬膜成形术。术后可应用甘露醇注射液控制脑脊液压力,辅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促进神经修复,疼痛管理可使用普瑞巴林胶囊。
部分肥胖或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原因不明的自发性脑脊液漏,可能与脑脊液压力波动有关。典型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咳嗽时症状加剧。诊断需排除其他病因,治疗首选硬膜外自体血贴补漏,配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减轻炎症反应,同时限制液体摄入量。慢性患者可考虑鞘内输注生理盐水缓解症状。
脑脊液漏患者应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保持每日2000-2500毫升水分摄入,睡眠时抬高床头15-30度。建议使用记忆棉枕头保护颈椎,康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游泳锻炼增强背部肌肉。若出现发热、意识改变或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未经治疗的严重脑脊液漏可能导致颅内感染或脑疝等致命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