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针了还会得干槽症吗

缝针后一般不会得干槽症,但存在极少数特殊情况。干槽症通常发生在拔牙后未形成有效血凝块或血凝块脱落时,缝针有助于减少血凝块脱落风险。
缝针的主要作用是闭合创口、稳定血凝块并促进愈合。拔牙后医生会根据创面大小决定是否缝合,多数情况下缝合能有效保护血凝块免受口腔细菌侵蚀。缝线形成的物理屏障可减少食物残渣进入牙槽窝的概率,同时压迫牙龈组织帮助止血。临床观察显示规范缝合后的干槽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缝合病例,这与缝合后创口暴露面积减少直接相关。
极少数情况下,缝针后仍可能发生干槽症。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术后频繁漱口、吸烟等行为,可能导致缝线内血凝块溶解脱落。使用可吸收缝线时,若缝线过早降解也可能失去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因缝线处感染继发干槽症,这类人群需加强术后监测。
建议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内禁烟酒及过热饮食。若出现剧烈疼痛向耳颞部放射、口腔异味明显或可见牙槽窝空虚时,需立即复诊。医生可能会清理坏死组织并使用碘仿纱条填塞,必要时配合抗生素治疗。保持口腔清洁时建议使用医生推荐的含漱液,避免用力吸吮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