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注意禁食、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并严格遵医嘱用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呕血、黑便、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急症,一旦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延迟就医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内镜检查、止血治疗、输血等紧急处理。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或偏方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出血急性期需完全禁食,以减少胃肠蠕动对出血部位的刺激。待出血停止后,医生会逐步指导恢复饮食,通常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再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过早进食可能诱发再次出血,需严格遵循医嘱。
患者需保持平卧位休息,避免任何形式的体力活动,包括如厕、洗漱等。卧床时可将下肢抬高,有助于增加回心血量。剧烈活动可能加重出血,甚至诱发休克。病情稳定后,医生会评估何时允许逐步恢复活动。
紧张、焦虑等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加重出血,患者需保持情绪平稳。家属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过度担忧,可配合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医生会开具地西泮片等镇静药物帮助缓解焦虑情绪。
出血期间需停用所有可能加重出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医生会根据病因开具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冻干粉、注射用生长抑素,或抑酸药物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所有药物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恢复期需逐步调整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坚硬、过热食物。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原有胃病患者需定期复诊,遵医嘱服用抑酸剂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或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注意观察大便颜色,若再次出现黑便或呕血需立即就医。合并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预防再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