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后脱位是怎么回事

髋关节后脱位可能由外伤撞击、先天性关节松弛、骨质疏松、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骨牵引术、手术修复、关节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等方式治疗。
髋关节后脱位可能与车祸、高处坠落等暴力外伤有关,外力直接作用于屈曲的膝关节时,股骨头易从髋臼后缘脱出。患者常表现为患肢缩短、髋部剧烈疼痛、膝关节屈曲内旋畸形。急性期需紧急就医行X线检查,确诊后可在麻醉下进行Allis手法复位,复位后需患肢制动3-4周,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
结缔组织发育异常导致的关节囊松弛可能增加脱位风险,此类患者多伴有全身关节活动度异常增大。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加强髋周肌肉锻炼,必要时使用髋关节保护支具。若反复发生脱位,需考虑关节囊修补术,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改善关节稳定性。
中老年患者因骨密度降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髋臼后壁骨折伴脱位。典型症状包括髋部活动受限、患侧肢体外旋畸形。确诊后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片,严重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早期进行非负重康复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髋臼覆盖不足使股骨头易向后滑脱,多见于青少年患者,表现为步态异常、关节弹响。轻度者可尝试骨盆截骨术改善髋臼覆盖,重度者需行髋臼成形术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术后需长期随访观察关节发育情况。
晚期股骨头塌陷变形可能导致继发性脱位,患者多有长期激素使用史或酗酒史。早期可通过髓芯减压术保留关节,晚期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避免盘腿动作,防止假体脱位。可配合阿仑膦酸钠片延缓骨质破坏。
髋关节后脱位患者急性期应保持患肢制动,避免自行复位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恢复期饮食需增加牛奶、豆腐等富钙食物,适度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术后6个月内禁止深蹲、跷二郎腿等危险动作,定期复查X线评估复位稳定性。若出现患肢麻木、皮肤苍白等缺血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