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炭疽传播途径是什么

肺炭疽主要通过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粉尘或气溶胶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制品间接传播。炭疽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感染动物、吸入污染空气、食用未煮熟肉类三种形式。
处理感染动物皮毛、骨骼或排泄物时,炭疽芽孢可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牧民、兽医、屠宰场工作人员等职业暴露人群风险较高。接触传播通常表现为皮肤炭疽,病灶初期出现无痛性丘疹,继而发展为黑色焦痂。接触可疑动物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暴露部位,职业暴露者建议接种炭疽疫苗。
吸入含炭疽芽孢的粉尘或气溶胶是肺炭疽的主要感染方式。芽孢在肺泡巨噬细胞内萌发繁殖,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出血性坏死。毛皮加工、羊毛梳理等作业场所易产生污染气溶胶,生物恐怖袭击也可能造成呼吸道传播。高危环境作业需配备N95口罩和防护服,工作区域应保持通风换气。
食用未彻底煮熟的感染动物肉类可能引发肠炭疽。炭疽杆菌在胃肠道释放毒素,导致恶心呕吐、血便等症状。牧区居民应避免宰杀病畜,肉类食品需经100℃持续加热处理。出现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伴高热时,需考虑炭疽杆菌感染可能。
实验操作中意外吸入培养物或针刺伤可能导致感染。进行炭疽杆菌研究需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操作,严格执行个人防护和废弃物灭菌流程。实验暴露后应立即服用环丙沙星片或多西环素胶囊进行暴露后预防。
炭疽芽孢曾被用作生物战剂,其气溶胶可经空气长距离扩散。2001年美国炭疽邮件事件显示,处理污染信件也可导致皮肤或吸入性感染。反恐防护需加强可疑粉末邮件的筛查,接触可疑物质后应启动暴露后预防用药。
预防肺炭疽需重点做好职业防护和食品卫生管理。高危人群应规范接种炭疽疫苗,接触动物原料的工作场所需配备防护装备并定期环境消毒。出现持续高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日常避免接触不明原因死亡动物,食用肉类务必充分加热,处理可疑物品时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