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高发,都是奶制品惹的祸?多次警告:真正致癌的是这3物

关键词: #肠癌
关键词: #肠癌
最近朋友圈疯传"喝牛奶致癌"的文章,吓得不少人把冰箱里的奶制品全扔了。但真相真的如此吗?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肠癌发病率确实在上升,但把锅全甩给奶制品,可能冤枉了好人。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到底哪些食物才是真正的"肠道杀手"!
1、科学研究怎么说
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曾发表过涉及21个国家13万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摄入2份乳制品(约500ml牛奶)的人群,全因死亡率反而降低17%。适量饮用发酵乳制品还能降低肠癌风险。
2、关键在"怎么喝"
高温灭菌的常温奶不会致癌,但长期过量饮用(每天超过750ml)可能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某些特殊体质人群不利。建议选择低温巴氏奶,每天控制在300-500ml。
1、加工肉制品
香肠、培根、火腿等含亚硝酸盐的加工肉,被世卫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每周摄入超过50克,肠癌风险增加18%。建议用新鲜禽肉、鱼肉替代。
2、高温烧烤食物
明火烧烤产生的多环芳烃和杂环胺是明确致癌物。特别是烤焦的肉皮,苯并芘含量超标10倍以上。改用烤箱、空气炸锅更安全。
3、霉变食物
发霉的花生、玉米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即使挖掉霉变部分,菌丝可能已污染整块食物,最好整包丢弃。
1、彩虹饮食法
每天吃够5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其中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是肠道的"清道夫"。紫甘蓝、西兰花、胡萝卜都是明星食材。
2、正确补充益生菌
无糖酸奶、泡菜、味噌等发酵食品富含益生菌,能改善肠道菌群。但要注意选择冷藏保存、活菌数高的产品。
3、定期肠道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年做一次肠镜,有家族史的要提前到35岁。便潜血检查是最基础的筛查手段。
记住,预防肠癌的关键是整体饮食结构的优化,而不是妖魔化某一种食物。与其战战兢兢不敢喝牛奶,不如戒掉一根烤肠来得实在。从现在开始,给你的肠道多一点关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