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喝牛奶有什么后果

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牛奶后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但具体反应因人而异。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体内乳糖酶分泌不足,无法完全分解牛奶中的乳糖所致。
乳糖不耐受者饮用牛奶后,未分解的乳糖进入肠道会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和短链脂肪酸。这一过程可能导致腹部胀气、肠鸣音亢进,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隐痛或绞痛。随着乳糖在肠道内滞留,肠道渗透压升高还会引发渗透性腹泻,粪便多呈酸臭味且带有泡沫。症状通常在饮奶后3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与摄入量呈正相关。
少数重度乳糖不耐受者可能出现较严重的脱水症状,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甚至电解质紊乱。婴幼儿患者持续腹泻可能导致体重增长缓慢,老年人可能诱发原有的胃肠疾病加重。极个别病例会出现呕吐、低热等全身反应,这种情况多见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患者。
建议乳糖不耐受人群选择无乳糖牛奶或酸奶等发酵乳制品,少量分次饮用可减轻症状。出现持续腹泻或脱水表现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乳糖酶制剂。日常饮食中可通过奶酪、绿叶蔬菜等食物补充钙质,避免长期回避乳制品导致营养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