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注意产褥期卫生

关键词: #产褥期
关键词: #产褥期
产褥期卫生需重点关注会阴清洁、伤口护理、恶露观察、乳房护理和室内通风五个方面。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后6-8周的生理恢复期,此时身体抵抗力较弱,需通过科学护理预防感染。
每日用温开水从前向后冲洗会阴2-3次,排便后需立即清洁。顺产有侧切伤口者可用0.05%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后擦洗,保持局部干燥。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坐浴盆,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
剖宫产切口需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术后7天内避免沾水,可用无菌敷料覆盖。会阴裂伤或侧切伤口愈合期出现疼痛加剧、异常分泌物时,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哺乳期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
产后3天内为血性恶露,4-10日转为浆液性,2周后变为白色。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恶臭,若出现大量血块、持续鲜红色出血或发热,可能与子宫复旧不全、胎盘残留有关,需配合医生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或益母草颗粒促进恢复。
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拭乳头,皲裂时可涂抹羊脂膏。每2-3小时排空乳房,积乳发热时可用硫酸镁溶液湿敷。出现乳房红肿热痛伴体温升高,需警惕乳腺炎,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呋辛酯片或蒲公英颗粒进行抗感染治疗。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维持室温22-26℃。避免直接吹风,空调出风口需遮挡。产妇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擦干并更换衣物,床单被套每周更换2次,阳光暴晒6小时以上可有效杀菌。
产褥期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食用鲫鱼豆腐汤、红豆粥等促进恢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进行产褥操改善循环,从深呼吸、踝泵运动开始逐步增加强度。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若持续超过38℃或出现寒战、伤口异常需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家人应主动分担育儿责任,帮助产妇获得充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