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气手术后还有鼓包

腹股沟疝气手术后仍有鼓包可能与术后血肿、疝复发或局部组织增生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早期轻微肿胀属正常现象,若鼓包持续存在或增大,需警惕疝复发或补片移位。
术后短期内出现的鼓包多为手术创伤引起的血肿或血清肿,通常伴随轻微压痛,质地较软,随着组织修复可逐渐吸收。此时可采取局部冰敷减轻肿胀,避免剧烈活动,使用腹带加压包扎辅助固定。若鼓包在术后1-2周内未消退或持续增大,可能提示补片固定不牢或缝合线松脱,导致腹腔内容物再次突出形成复发疝,表现为站立时鼓包明显、平卧后不易回纳,可能伴有坠胀感或牵拉痛。
少数情况下鼓包由补片材料引起的异物反应导致,表现为局部硬结伴慢性炎症反应,可能持续数月。极个别患者因先天结缔组织发育异常或术后过早负重,导致修补区域薄弱处再次缺损。对于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的鼓包,需排除补片感染或肿瘤等罕见情况,此类情况常伴随皮肤发红、发热或全身发热症状。
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增加腹压动作,如鼓包伴随疼痛加剧、颜色改变或发热,应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超声可监测补片位置及周围组织状态,复发疝多需二次手术修补,可采用腹腔镜探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压,咳嗽时用手按压手术部位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