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腹膜炎穿孔怎么办

腹膜炎穿孔需立即就医,治疗方式主要有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腹腔引流、穿孔修补术、肠造口术等。腹膜炎穿孔通常由消化性溃疡、外伤、肠梗阻、阑尾炎、肠道肿瘤等原因引起。
胃肠减压是通过鼻胃管将胃内容物引出,减少胃肠压力。腹膜炎穿孔可能导致胃肠内容物进入腹腔,胃肠减压有助于减轻腹腔污染。操作需由医护人员完成,过程中需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胃肠减压后需禁食,待医生评估后再逐步恢复饮食。
腹膜炎穿孔易引发严重腹腔感染,需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抗生素需覆盖肠道常见致病菌,疗程根据感染程度决定。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血常规等指标评估疗效。
腹腔引流是在影像引导下放置引流管排出腹腔脓液。适用于腹腔积液较多者,可减少毒素吸收。引流期间需保持管道通畅,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引流管通常留置3-5天,待引流液清亮、量减少后可逐步拔除。需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穿孔修补术是通过手术缝合穿孔部位,适用于穿孔较小且腹腔污染较轻者。手术可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方式,术中需彻底冲洗腹腔。术后需禁食至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修补术后可能放置腹腔引流管监测出血和感染情况。
肠造口术适用于穿孔较大、肠管坏死或腹腔污染严重者。手术将肠管引出腹壁形成临时造口,待感染控制后再行二期吻合。造口护理需专业指导,注意保护周围皮肤。术后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进食产气或难消化食物。造口还纳手术通常在3-6个月后进行。
腹膜炎穿孔患者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开始。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腹部超声等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发热、腹痛加剧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长期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控制基础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