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有什么风险

小儿麻醉的风险主要包括呼吸抑制、过敏反应、循环系统波动、术后恶心呕吐以及体温调节异常。麻醉过程中需严格监测生命体征,由专业麻醉医师根据患儿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麻醉药物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导致通气不足,表现为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呼吸频率减慢。婴幼儿因气道狭窄更易发生阻塞,需提前准备气管插管设备。使用短效麻醉药如七氟烷可降低风险,术后需持续监测至完全清醒。
少数患儿对麻醉药物如丙泊酚注射液或肌松药出现荨麻疹、支气管痉挛等过敏症状。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备好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急救药物。严重过敏可能导致喉头水肿,需立即终止手术并抗休克治疗。
麻醉药物扩张血管或抑制心肌收缩力,可能引发低血压或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风险更高,需调整麻醉深度。术中需持续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必要时使用阿托品注射液维持心率。
约20%-30%患儿术后出现呕吐,与麻醉药物刺激呕吐中枢有关。可术前使用昂丹司琼注射液预防,保持术中输液平衡。脱水或长时间手术患儿发生率更高,需延迟进食并补充电解质。
小儿体表面积大易出现低体温,可能引发凝血障碍或苏醒延迟。新生儿手术需使用加温毯维持体温,避免大量输注低温液体。恶性高热虽罕见但致死率高,需备好丹曲林钠注射液等特效药。
术前应完善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评估患儿状态,选择经验丰富的麻醉团队。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避免剧烈活动。家长需注意患儿有无嗜睡、呕吐持续症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保持清淡饮食并逐步恢复活动量,定期随访排除迟发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