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侧块骨折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枢椎侧块骨折可分为单纯性侧块骨折、粉碎性侧块骨折、合并横突孔骨折、合并椎动脉损伤、合并脊髓损伤五种类型。
单纯性侧块骨折指仅累及枢椎侧块骨质的骨折,未波及周围重要结构。多由头部侧方受力或旋转暴力导致,表现为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可通过颈托固定保守治疗,严重时需行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术。需警惕迟发性神经症状,建议定期复查颈椎CT。
粉碎性侧块骨折表现为侧块骨质碎裂成多块,常伴有骨折块移位。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可能伴随椎间关节不稳。需根据骨折块移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移位明显者需行前路钢板或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后需佩戴头颈胸支具8-12周。
此类骨折涉及横突孔骨质结构,可能影响椎动脉血流。典型症状包括眩晕、视力障碍等后循环缺血表现。需行CTA或MRA评估血管状况,若存在椎动脉压迫或血栓,需联合血管外科干预。固定方式多选择后路侧块-椎弓根联合固定技术。
骨折直接损伤椎动脉壁可能导致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除颈部症状外,可能出现脑干缺血体征。确诊需依赖DSA检查,轻度损伤可抗凝治疗,严重者需血管内支架置入或外科修补。骨折固定需避开损伤血管侧,通常采用对侧入路手术。
骨折块向后移位压迫脊髓可导致四肢瘫或不全瘫。急诊需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行MRI评估压迫程度。手术需彻底减压并重建稳定性,常采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术后需早期康复训练,配合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等神经营养药物。
枢椎侧块骨折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制动,转运时使用脊柱板固定。恢复期饮食需增加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质愈合。康复训练应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避免颈部突然扭转动作。定期随访复查颈椎三维CT,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位置。出现新发麻木、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