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与肾结石有什么区别

胆结石与肾结石是发生在不同器官的两种结石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形成部位、成分及症状表现。胆结石位于胆囊或胆管,主要由胆固醇或胆色素构成;肾结石位于肾脏或尿路,多由草酸钙、磷酸钙等成分形成。
胆结石发生于胆囊或胆管系统,与胆汁浓缩、胆固醇代谢异常有关。典型症状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能伴随黄疸、发热。肾结石形成于肾脏、输尿管等泌尿系统,因尿液过饱和析出结晶所致,表现为腰部剧烈绞痛并向会阴放射,常伴血尿、尿频。
胆结石主要分为胆固醇性结石(占比高)和胆色素性结石,前者质地较硬呈多面体,后者质地松脆呈泥沙样。肾结石以草酸钙结石最常见,另有磷酸钙、尿酸结石等,尿酸结石在X线下不显影,需通过CT或超声确诊。
胆结石高危因素包括高脂饮食、肥胖、女性激素变化等,长期空腹可能加重胆汁淤积。肾结石与饮水不足、高嘌呤饮食、代谢异常相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促进结石形成。
胆结石可能引发急性胆囊炎、胆管炎或胰腺炎,严重时导致感染性休克。肾结石易诱发肾积水、尿路感染,长期梗阻可能造成肾功能损伤,双侧梗阻可发展为尿毒症。
无症状胆结石可观察,症状反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肾结石小于6毫米可通过排石治疗,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感染性结石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预防胆结石需控制油脂摄入,规律进食避免胆汁淤积;预防肾结石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两类结石患者均需定期复查超声,突发剧烈腹痛、寒战高热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