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肾病后身体消瘦了怎么回事

得肾病后身体消瘦可能由蛋白质流失过多、代谢紊乱、食欲减退、慢性炎症消耗、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制剂、控制并发症、优化用药方案、定期监测体重等方式干预。
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大量蛋白尿,每日尿蛋白丢失超过3.5克。长期蛋白质流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引发肌肉分解代谢加速。患者可能出现双下肢水肿伴进行性消瘦。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控制蛋白尿,同时补充乳清蛋白粉等优质蛋白。
肾功能不全时尿素氮等代谢废物蓄积,会抑制蛋白质合成并增强分解代谢。酸中毒状态可激活支链氨基酸氧化酶,加速肌肉消耗。这类患者常伴皮肤干燥、乏力等症状。需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克/公斤体重,配合复方α-酮酸片纠正代谢失衡,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尿毒症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易引发恶心呕吐、味觉改变等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因限水限盐要求产生心理性厌食。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选择山药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必要时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缓解呕吐症状,通过肾衰宁胶囊改善消化功能。
肾病常合并微炎症状态,炎症因子如TNF-α会促进肌肉蛋白降解。临床表现为反复低热、C反应蛋白升高伴体重下降。需检测感染灶,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炎,配合百令胶囊调节免疫,同时增加ω-3脂肪酸摄入以抑制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片可能引起蛋白质异化作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可导致胃肠黏膜损伤。长期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会造成电解质紊乱。建议记录用药后反应,医生可能调整为缬沙坦胶囊等对代谢影响较小的药物,配合益生菌制剂维护肠道功能。
肾病患者需每月监测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及饮食情况。饮食应以低磷优质蛋白为主,适量增加红薯、芋头等高热碳水化合物。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出现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或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时,应及时复查肾功能指标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