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妈妈如何预防乳房疼痛
分娩期编辑
健康领路人
分娩期编辑
健康领路人
哺乳妈妈可通过正确哺乳姿势、规律排空乳房、避免压迫乳房、保持乳头清洁、及时处理乳腺堵塞等方式预防乳房疼痛。哺乳期乳房疼痛多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需结合日常护理和医疗干预综合管理。

哺乳时需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而非仅乳头,避免单侧哺乳时间过长。可采用摇篮式或侧卧式姿势,哺乳后轻拍婴儿背部帮助排气。错误的衔乳姿势可能导致乳头皲裂或乳腺管受压,增加疼痛风险。
按需哺乳或每2-3小时用吸奶器排空乳汁,避免乳房过度充盈。夜间也需保持哺乳频率,乳汁长时间滞留可能引发乳腺炎。若婴儿吸吮力不足,可配合手法按摩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轻柔推挤。
选择无钢圈哺乳文胸避免局部压迫,睡眠时避免俯卧姿势。紧身衣物或背包肩带压迫可能阻塞乳腺管,哺乳间隙可冷敷缓解胀痛。外出时携带防溢乳垫保持干爽,减少细菌滋生机会。

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避免使用肥皂或酒精消毒。乳头轻微皲裂时可涂抹羊毛脂软膏,严重破损需暂停患侧哺乳。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破损皮肤入侵,引发感染性疼痛。
发现乳房硬块或发红区域时,可热敷后让婴儿下巴对准硬块方向吸吮。顽固性堵塞需就医排除乳腺脓肿,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乳腺堵塞超过24小时未缓解可能发展为乳腺炎。

哺乳期需每日观察乳房形态变化,出现持续灼痛、发热或脓性分泌物时立即就医。日常可食用鲑鱼、核桃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减轻炎症反应,避免高脂饮食加重乳腺堵塞。保持充足睡眠和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持正常泌乳反射,哺乳间隙可做扩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