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的常见检查方法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的常见检查方法主要有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钡餐造影、食管黏膜活检等。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是否存在充血、糜烂、溃疡等病变。检查时医生会将带有摄像头的细管经口腔插入食管和胃部,过程中可能需配合吞咽动作。胃镜检查能明确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分级,同时可排除肿瘤、食管裂孔疝等疾病。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以上,高血压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调整用药。
24小时食管pH监测通过鼻腔放置电极导管至食管下端,连续记录24小时内胃酸反流至食管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该检查能客观量化酸反流事件,尤其适用于症状典型但胃镜检查阴性的患者。检查期间需正常饮食并记录进食、平卧时间及症状发作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电极移位。部分医院采用无线胶囊pH监测,可减少鼻腔不适感。
食管测压用于评估食管蠕动功能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帮助判断是否存在食管动力障碍。检查时将测压导管经鼻插入食管,通过注水系统测量不同部位的压力变化。该检查可发现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疾病,并为抗反流手术适应症评估提供依据。检查前48小时需停用胃肠动力药,检查中需配合吞咽少量温水。
钡餐造影通过口服硫酸钡混悬液后在X光下观察食管和胃的形态结构,能动态显示钡剂反流现象。该方法适用于评估食管裂孔疝、食管狭窄等结构性病变,尤其适合不能耐受胃镜检查者。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钡剂排出。因灵敏度较低,现多作为胃镜检查的补充手段。
食管黏膜活检常在胃镜检查时同步进行,通过钳取少量食管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该方法可确诊巴雷特食管等癌前病变,鉴别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感染性食管炎等特殊类型。活检后可能出现短暂咽喉不适,需避免进食过热、辛辣食物1-2天。对长期反流症状、胃镜检查异常或高危人群建议常规活检。
确诊胃食管反流需结合症状与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典型烧心、反酸症状者可先进行经验性治疗。日常应避免饱餐、睡前3小时禁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超重者需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减少巧克力、咖啡、柑橘类等诱发反流的食物。若出现吞咽疼痛、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或抑酸治疗4-8周无效时需及时复查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