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无力需要做什么检查

肢体无力需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肌电图检查和脑脊液检查等。肢体无力可能与神经系统病变、代谢异常、肌肉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力评估、反射测试和感觉功能检查。医生会观察肢体活动范围、协调性及病理反射,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常通过此类检查发现异常体征。
血液检查需检测电解质、肌酸激酶、甲状腺功能等指标。低钾血症可导致周期性麻痹,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引发肌无力,肌酸激酶升高提示肌肉损伤。这类检查能帮助识别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病因。
头颅或脊髓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脑组织、椎管结构。脑梗死、脊髓压迫症等器质性病变可通过影像学确诊,必要时需增强扫描评估血管或占位性病变。CT检查适用于急诊排除脑出血等急症。
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评估神经肌肉功能。周围神经病变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可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源性损害则表现为异常自发电位。该检查对区分神经源性与肌源性无力具有重要价值。
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生化及细胞学分析。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可见寡克隆区带,感染性疾病可能出现白细胞增多。该检查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
出现肢体无力症状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跌倒损伤。保证充足营养摄入,特别是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监测症状变化情况,若伴随言语含糊、意识障碍等需立即急诊处理。定期复查相关指标,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善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