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慢性腹泻的危害有哪些

关键词: #腹泻
关键词: #腹泻
长期慢性腹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免疫力下降等危害。慢性腹泻通常由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引起,需及时明确病因并干预。
长期腹泻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摄入不足。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症状。慢性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还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针对营养不良需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剂或维生素补充剂。
频繁腹泻会造成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容易引发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心律失常、意识模糊等表现。严重电解质紊乱可能危及生命,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纠正。日常应注意补充含钾、钠的饮品或食物,如香蕉、椰子水等。
肠道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长期腹泻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削弱肠道屏障功能。患者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机会性感染。免疫力低下还可能加重原有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
长期腹泻时粪便刺激肛周皮肤和黏膜,可能诱发肛裂、痔疮或肛周湿疹。患者会出现肛门疼痛、瘙痒、出血等症状。日常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用力擦拭。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缓解症状。
慢性腹泻患者常因频繁如厕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社交和工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恐病症或回避行为。心理压力又会通过脑肠轴加重腹泻症状,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等方式干预,必要时使用氟西汀胶囊等抗焦虑药物。
长期慢性腹泻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辛辣、高脂食物,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建议记录排便情况和饮食日志,帮助医生判断病因。若腹泻持续超过4周或伴随发热、血便、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完善肠镜、粪便检测等检查。日常可适当食用山药、小米等健脾养胃食材,但治疗核心仍在于明确病因后针对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