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纤维化是什么病

心肌纤维化是一种由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异常增生导致的心脏病理改变,属于心肌重构的表现形式,可能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引发。
心肌纤维化主要与持续性心肌损伤有关。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发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缺氧会激活成纤维细胞;心肌炎等炎症反应可直接破坏心肌结构。这些病理过程均会刺激胶原蛋白过度沉积,取代正常心肌组织。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短,随着纤维化进展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严重者可发生心源性猝死。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是评估心肌纤维化的金标准,延迟钆增强序列能清晰显示纤维化区域。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室壁运动异常和舒张功能减退。血清学检查中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等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辅助诊断。
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的缬沙坦胶囊、改善心肌重构的螺内酯片等药物。针对病因可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晚期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所有治疗方案需严格遵循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
早期发现的心肌纤维化通过规范治疗可延缓进展,但已形成的纤维化病灶不可逆。患者需终身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每3-6个月复查心脏功能。建议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辅酶Q10等心肌营养剂。
心肌纤维化患者应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220-年龄)×60%。若出现体重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心血管内科。家属应学会监测血压和脉搏,定期陪同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