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突然猝死,再次提醒:猝死之前,身体会发出4个信号

急救知识编辑 健康科普君
99次浏览

关键词: #猝死 #身体

最近总能在朋友圈刷到这样的消息:某公司白领加班后猝死,某大学生熬夜打游戏后猝死...这些新.闻让人心惊胆战。其实猝死并非毫无征兆,身体早在悲剧发生前就拼命发出求.救信号,只是我们常常选择忽视。今天就来破解这些"死亡警.报"的密码。

一、最容易被忽视的四大预警信号

1、不明原因的持续疲劳

连续两周以上感觉睡不醒、浑身无力,即使休息也无法缓解。这不是简单的"没睡好",而是心脏超负荷运转的典型表现。

2、突然加重的胸闷气短

平静状态下出现呼吸困难,像胸口压着大石头。特别是伴随冷汗、恶心时,说明心血管系统已经亮起红灯。

3、频繁发作的眩晕头痛

没有感冒却突然眼前发黑、天旋地转,或者出现从未有过的剧烈头痛。这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的征兆。

4、异常的心跳紊乱

心脏突然"咯噔"一下,或者连续几分钟心跳过速、过缓。这种心律失常最容易演变成室颤猝死。

二、三类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

1、长期熬夜的年轻人

以为年轻就是资本?30岁以下猝死案例中,80%有长期熬夜史。生物钟紊乱会导致心肌缺血

2、压力过大的职场人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让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居高不下,直接损伤心血管系统。

3、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直系亲属中有猝死案例的,自身发生意外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5倍。

三、救.命黄金四分钟该怎么做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说清楚"疑似心脏骤停",优先派AED除颤仪。保持通话状态,按指导操作。

2、开始心肺复苏

手掌交叠放在两乳连线中点,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深度5-6厘米。不要担心按断肋骨。

3、寻找AED设备

公共场所的自动体外除颤仪都有明显标识。开机后按语音提示操作,无需专业培训。

4、保持患者平躺

不要喂水喂药,不要掐人中。解开领口保持呼吸通畅,等待专业救援。

四、日常预防的五个关键点

1、每年做一次动态心电图

普通体检发现不了的心律失常,24小时动态监测能准确捕捉。

2、学会管理压力

每天给自己15分钟"发呆时间",练习腹式呼吸调节自主神经。

3、警惕感冒后不适

病毒性心肌炎是青壮年猝死主因之一。感冒后出现心慌要立即就医。

4、避免极端温差

冬.季从暖气房突然到户外时,要先在门厅适应几分钟。温差超10℃易诱发心梗。

5、随身携带急救卡

写明血型、过敏史、常用药,放在手机壳或钱包显眼处。

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也不是防不胜防。记住这些信号和应对措施,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从今天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它发出的每个信号都值得认真对待。毕竟在生死面前,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