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应注意什么

肝外胆管结石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调整、药物使用、活动限制和定期复查等方面。术后恢复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并发症发生。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若使用敷料,应按医生指导定期更换。术后1-2周内禁止盆浴或游泳,淋浴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伤口愈合期间避免抓挠或剧烈摩擦,防止疤痕增生。
术后初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脂软食,2-4周后可恢复普通饮食。建议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严格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避免油炸食品和辛辣刺激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有助于胆汁稀释和排泄。
需遵医嘱按时服用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若放置T管引流,需配合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胶囊预防感染。出现腹痛或发热时及时就医,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所有药物使用期间需戒酒,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防止腹压增高影响伤口愈合。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2个月后经医生评估方可恢复体力劳动或健身。睡眠时建议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日常活动如出现右上腹隐痛或乏力应立即休息。
术后1个月需复查腹部超声和肝功能,评估结石清除情况及肝胆系统恢复状态。携带T管者需按计划进行造影检查,确认无残余结石后方可拔管。此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持续观察胆汁排泄情况。若出现黄疸、陶土样大便或反复发热,须立即就诊排查胆道梗阻。
肝外胆管结石术后恢复期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山楂、玉米须等具有利胆作用的食材,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戒烟并限制咖啡因摄入。术后3个月内建议记录每日饮食和症状变化,复诊时供医生参考。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腹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突然的体位改变。家属需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可能的术后抑郁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