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严重怎么治疗

骨质疏松严重时需采取综合治疗,主要包括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物理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骨质疏松可能与雌激素缺乏、钙摄入不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背疼痛、身高缩短、易骨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钙剂如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可补充基础骨量,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能促进钙吸收。两者联用可改善骨密度,尤其适用于饮食摄入不足者。需定期监测血钙水平,避免高钙血症。日常可增加奶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折风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片适用于绝经后女性。用药期间需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能需要静脉给药。
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能刺激成骨细胞增殖,适用于骨折高风险患者。需皮下注射使用,疗程通常不超过2年。用药期间需监测骨转换标志物,可能出现血钙升高、头晕等副作用。此类药物价格较高,需评估经济承受能力。
低强度脉冲超声、体外冲击波等物理疗法可促进局部骨修复。康复训练如平衡练习、抗阻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降低跌倒风险。脊椎骨折患者可使用支具保护,疼痛明显时可尝试热敷或经皮电神经刺激。物理治疗需长期坚持,配合药物效果更佳。
每日保证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戒烟限酒避免骨量流失。居家环境需防滑防摔,浴室安装扶手。饮食需均衡蛋白质与矿物质摄入,控制钠盐避免钙流失。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可改善平衡能力。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剧烈扭转等危险动作。
骨质疏松严重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每6-12个月复查骨密度。日常注意预防跌倒,乘坐交通工具时避免急刹车。烹饪时选择富含胶原蛋白的食材如牛筋、猪蹄,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促进胶原合成。若出现突发剧烈背痛或身高明显变矮,需警惕椎体骨折,应立即就医检查。家属应协助患者建立用药提醒,确保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