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怎样治疗

股骨干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外固定术、内固定术、康复训练、药物辅助等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剧烈疼痛、肢体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稳定性骨折。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配合卧床休息4-8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防止固定松动导致畸形愈合。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
针对开放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例。在骨折两端植入钢针连接外部支架,保持骨折端稳定。术后每天需消毒针道预防感染,6-12周后根据愈合情况逐步拆除。外固定架可允许早期关节活动,但存在针道感染风险。
对移位明显的骨折采用髓内钉或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适用于中段骨折,通过骨髓腔植入钛合金钉;钢板适用于近远端骨折,需剥离骨膜放置。术后2-3天可开始非负重活动,完全负重需等待X线显示骨痂形成,通常需要3-6个月。
骨折稳定后即开始渐进式康复。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预防萎缩,2周后增加关节被动活动,6周后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需配合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刺激等促进愈合。康复周期通常需要6-12个月才能恢复原有运动功能。
急性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减轻肿胀。愈合期可补充碳酸钙D3片和骨化三醇胶丸促进骨痂形成。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服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但须警惕药物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
骨折愈合期间需保证每日摄入1200mg钙质和800IU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和小鱼干。戒烟戒酒以免影响血供,保持适度阳光照射。康复训练应遵循医嘱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定期复查X线直至骨折线完全消失,通常儿童需3-6个月,成人需6-12个月。出现患肢肿胀加剧或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