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区别?

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区别主要在于穿刺位置、麻醉范围、起效时间及适用场景不同。硬膜外麻醉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阻滞神经根传导;腰麻是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直接作用于脊髓神经。前者适用于需长时间麻醉或术后镇痛的腹部及下肢手术,后者多用于短时下腹部或下肢手术。
硬膜外麻醉的穿刺针仅到达硬膜外腔,不穿透硬脊膜,药物通过渗透作用逐渐扩散至神经根,麻醉平面可通过导管分次给药调整,起效较慢但可控性强。腰麻穿刺需突破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药物直接接触脑脊液迅速扩散,麻醉平面固定且起效快,但单次给药后无法调整麻醉范围。硬膜外麻醉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血压波动轻微;腰麻因交感神经广泛阻滞易导致低血压,需提前扩容预防。硬膜外麻醉可留置导管持续给药,适合剖宫产等长时间手术;腰麻单次给药作用时间有限,常用于2-3小时内完成的痔疮或下肢骨折手术。
硬膜外麻醉并发症包括导管移位、硬膜穿破后头痛及局部血肿;腰麻可能引发马尾综合征或短暂神经症候群。两者均需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腰麻对穿刺技术要求更高。术后硬膜外导管可连接镇痛泵实现多模式镇痛,腰麻患者需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残余疼痛。临床选择需综合手术类型、时长及患者心肺功能评估,复杂病例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以兼顾快速起效与持续阻滞。
无论采用何种麻醉方式,术前均需完善凝血功能及脊柱检查,排除穿刺禁忌。术后保持平卧6-8小时预防头痛,监测下肢感觉运动恢复情况。麻醉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出现发热、排尿困难或持续麻木需及时就医。合理补液促进麻醉药物代谢,早期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