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憩室如何治疗?

食管憩室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食管憩室可能与食管动力异常、局部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症状。
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过快吞咽导致食物滞留。选择软质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餐后保持直立姿势1-2小时,睡眠时抬高床头,有助于减少憩室内食物潴留。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抑制胃酸分泌,缓解憩室周围炎症。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片能改善食管蠕动功能,减少食物滞留。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局部感染症状。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对于中小型憩室可采用内镜下憩室切开术,通过电切或激光切开憩室底部扩大开口。内镜下支架置入术适用于伴有食管狭窄的病例,可维持管腔通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内镜观察愈合情况,术后短期内需继续配合饮食管理和药物治疗。
憩室直径超过3厘米或反复感染者需考虑外科手术。常见术式包括憩室切除术、食管肌层切开术,严重病例可能需食管部分切除重建。开放手术或胸腔镜手术的选择需根据憩室位置、大小及患者整体状况评估。术后需鼻饲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憩室穿孔需紧急手术修补并放置引流管,同时加强抗感染治疗。出现呕血或黑便时需内镜下止血,必要时输血支持。长期憩室炎可能导致食管气管瘘,需通过CT明确瘘管位置后行瘘管修补术。营养支持治疗对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尤为重要。
食管憩室患者应建立规律的进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餐后立即平卧。定期进行食管造影或胃镜检查监测憩室变化,发现吞咽不适加重及时就诊。戒烟限酒,控制反流性食管炎等基础疾病。术后患者需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哽噎感。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导致的逆行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