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灌注用什么药

腺性膀胱炎灌注治疗可选用盐酸吡柔比星注射液、注射用丝裂霉素、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羟喜树碱注射液、透明质酸钠溶液等药物。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灌注治疗。
盐酸吡柔比星注射液属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发挥抗炎作用。该药适用于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能减少黏膜异常增生。灌注后可能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需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变化。
注射用丝裂霉素是一种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能干扰DNA复制过程。用于腺性膀胱炎灌注时可抑制黏膜过度增生,尤其适合反复发作的病例。使用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可能出现暂时性膀胱容量减少等不良反应。
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膀胱局部免疫功能。该药适用于免疫因素相关的腺性膀胱炎,可减轻黏膜炎性浸润。灌注后可能出现低热等免疫反应,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
羟喜树碱注射液是从喜树中提取的生物碱,能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该药对腺性膀胱炎伴黏膜糜烂效果较好,可促进黏膜修复。灌注时需严格控制浓度,避免引起化学性膀胱炎。
透明质酸钠溶液属于膀胱黏膜保护剂,能修复受损的糖胺聚糖层。适用于以膀胱黏膜屏障损伤为主的腺性膀胱炎,可显著改善尿频尿急症状。该药不良反应较少,但需多次灌注维持疗效。
腺性膀胱炎患者除规范治疗外,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衣,减少会阴部摩擦。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定期复查膀胱镜评估黏膜恢复情况。出现血尿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