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眼底视神经萎缩会失明吗

眼底视神经萎缩可能导致失明,但具体是否失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视神经萎缩主要由青光眼、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外伤、遗传性疾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色觉异常等症状。
视神经萎缩早期通过积极治疗可能延缓或阻止视力进一步恶化。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可通过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控制病情,必要时需进行小梁切除术。视神经炎需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冲击治疗,配合维生素B12片营养神经。缺血性病变需改善微循环,如口服甲钴胺片、银杏叶提取物片。若由外伤导致,需在损伤后6小时内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促进修复。
当视神经萎缩进展至晚期,神经纤维不可逆性死亡超过80%时,失明风险显著增加。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如Leber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基因治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萎缩需严格控制血糖,但已坏死的神经节细胞无法再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管状视野或仅存光感,此时需进行定向行走训练等视觉康复。
建议确诊后立即到眼科进行视野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评估,避免强光刺激并佩戴防蓝光眼镜。饮食需增加深色蔬菜、深海鱼类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禁忌吸烟及过量饮酒。定期监测视力变化,若出现突发视力丧失需急诊处理,晚期患者可考虑低视力助视器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