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翻扭伤怎么治疗

内翻扭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支具固定、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内翻扭伤通常由踝关节外侧韧带过度拉伸或撕裂引起,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患肢负重。使用弹性绷带或护踝进行加压包扎,将踝关节保持在中立位或轻度外翻位。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建议卧床时用枕头垫高脚部超过心脏水平。初期48小时内严禁揉搓或热敷受伤部位。
损伤后24-48小时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可有效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40℃左右温水浸泡或热毛巾外敷,每日2-3次。冷热交替敷法能加速淤血吸收,但皮肤感觉异常者需谨慎操作。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外用药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严重肿胀者可配合迈之灵片等消肿药物。中成药如云南白药气雾剂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疗程。
Ⅱ度以上韧带损伤需采用踝关节支具或石膏固定3-4周。充气式踝关节固定支具可调节松紧度,兼顾保护与活动需求。夜间睡眠时可使用踝足矫形器维持关节稳定。拆除固定装置前应复查韧带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
疼痛缓解后开始渐进式康复锻炼,初期进行踝泵运动、抗阻弹力带训练,后期增加平衡垫站立、提踵练习等。水中行走训练可减少关节负荷。康复周期通常需6-8周,运动员需通过功能性测试方可恢复训练。训练中出现疼痛加剧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恢复期间建议选择低帮防滑鞋,避免高跟鞋或软底鞋。日常行走可使用登山杖分担负重,上下楼梯时扶扶手保持平衡。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控制盐分摄入减轻水肿。若3天后疼痛无缓解或出现皮肤青紫、关节畸形等情况,应及时拍摄X线片排除骨折。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可考虑韧带重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