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高会引起尿少吗

黄疸高可能引起尿少,主要与胆红素代谢异常、肝功能受损或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黄疸患者出现尿少时需警惕胆红素肾损伤或脱水等情况。
黄疸伴随尿少常见于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时。胆红素经肾脏排泄增加会改变尿液渗透压,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急性肝炎、胆管梗阻等疾病引起的黄疸可能合并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脏灌注减少直接导致尿量下降。部分患者因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造成体液摄入不足,进一步加重尿少症状。
少数情况下,游离胆红素过高可能沉积在肾小管形成胆红素管型,造成肾小管阻塞性损伤。新生儿溶血病、肝硬化失代偿期等重症黄疸患者可能出现此类并发症。某些药物性肝损伤引发的黄疸若未及时干预,也可能继发急性肾小管坏死。
黄疸患者应每日记录尿量及颜色变化,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出现尿量持续减少、尿液呈浓茶色或伴有浮肿时,需立即检测肾功能及电解质。临床常用熊去氧胆酸片、茵栀黄颗粒等药物改善胆汁淤积,严重肾功能异常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建议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适当补充维生素K预防凝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