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潜在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肺炎可能引发胸腔积液、脓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护理需结合病情采取氧疗、体位引流等措施。肺炎并发症主要与病原体侵袭程度、患者基础健康状况有关,常见表现包括持续发热、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肺炎累及胸膜时可导致炎性渗出液积聚,少量积液可能自行吸收,中大量积液需行胸腔穿刺抽液。患者可能出现患侧胸痛、咳嗽加重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积液量。临床常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联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
细菌性肺炎进展可能引发脓性胸腔积液,表现为寒战高热、胸壁压痛。确诊需通过胸腔穿刺液培养,治疗包括脓液引流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慢性脓胸患者可能需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
重症肺炎可导致肺泡换气功能障碍,出现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发绀、意识模糊,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低于60mmHg。需立即给予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同时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减轻肺水肿,使用注射用氨溴索促进排痰。
革兰阴性菌感染释放内毒素可能诱发微循环障碍,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治疗需快速补液扩容,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血压,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控制感染。需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及乳酸水平。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导致肺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含气液平面的空洞。患者咳大量脓臭痰,CT检查可见厚壁空洞。除静脉使用注射用万古霉素外,可能需经皮肺穿刺引流或行肺叶切除术,术后配合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肺炎患者护理期间应保持半卧位促进呼吸,每日进行2-3次翻身拍背。饮食选择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等,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使用指脉氧仪监测血氧变化。出现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指端发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出院后需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部病灶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