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白血病怎么治疗

孕期白血病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妊娠阶段综合制定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严密监测、药物治疗、输血支持或终止妊娠后强化治疗。孕期白血病可能由遗传易感性、电离辐射暴露、化学物质接触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倾向、反复感染等症状。建议立即前往血液科和产科联合诊疗,避免自行用药。
妊娠早期确诊且病情稳定时,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通过每周血常规、每月骨髓穿刺评估病情进展,配合超声监测胎儿发育。需警惕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自发性出血风险,血红蛋白低于60g/L需考虑输血。监测期间出现发热、皮肤瘀斑等表现需及时干预。
妊娠中晚期可谨慎使用低剂量阿糖胞苷注射液控制病情,或采用干扰素α-2b注射液调节免疫功能。避免使用甲氨蝶呤片等致畸药物,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时需监测妊娠期糖尿病风险。所有用药需严格评估胎儿安全性,化疗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或早产。
严重贫血者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纠正缺氧,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时输注机采血小板预防颅内出血。输血前须进行辐照处理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同时监测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反复输血可能引起铁过载,需评估血清铁蛋白水平。
妊娠早期确诊高危白血病或疾病快速进展时,可能建议终止妊娠后接受标准剂量柔红霉素注射液联合阿糖胞苷方案化疗。妊娠晚期可考虑提前剖宫产,待产妇稳定后启动治疗。终止妊娠决策需多学科团队评估,需充分告知治疗延迟可能导致的母体生存率下降风险。
产后或终止妊娠后符合条件者可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需调整放疗剂量保护卵巢功能。移植后需使用环孢素软胶囊预防排异反应,警惕妊娠相关血栓形成倾向。移植成功者建议避孕2-3年,后续妊娠需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孕期白血病患者需保证每日90-100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禽蛋等易消化来源。避免生冷食物预防感染,餐后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卫生。维持适度活动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接受专业心理咨询缓解焦虑情绪。所有治疗需在血液科医师和产科医师共同监督下进行,不可擅自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