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窦性心率过缓

窦性心率过缓是指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频率低于每分钟60次,导致心脏跳动过慢的生理或病理状态。正常成年人的静息心率通常在60-100次/分钟,低于60次/分钟且无不适症状时可能为生理性窦缓,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则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常见于长期运动人群、睡眠状态或老年人,心脏代偿功能良好时心率可降至50-60次/分钟。这类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定期监测心率即可。运动员因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加,静息心率可能低至40-50次/分钟仍属正常。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等均可抑制窦房结自律性。使用这些药物期间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出现明显心动过缓时应咨询医生调整剂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因甲状腺激素不足,心肌细胞代谢减慢可导致心率下降,常伴随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严重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也会影响心脏传导系统,需通过血液检查确诊。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纤维化导致的起搏功能障碍,表现为持续心动过缓与窦性停搏交替出现。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器质性心脏病可能损伤传导系统,这类情况需通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通过颈动脉窦按摩、呕吐反射等途径引发一过性窦缓。严重者可能出现血管迷走性晕厥,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伴心率血压下降,通常数分钟内自行恢复。
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体位改变、保持规律作息,适当摄入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若出现黑朦、晕厥或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钟,需立即就医排查严重心律失常风险。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基础,必要时需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评估整体心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