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溃疡后有个凹陷

牙龈溃疡后出现凹陷可能与口腔黏膜损伤、创伤性溃疡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等因素有关。凹陷通常由溃疡愈合过程中组织修复不全导致,若伴随持续疼痛、红肿或反复发作,需警惕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结核等疾病。
进食过硬食物或刷牙不当可能划伤口腔黏膜,形成浅表溃疡。愈合后局部结缔组织增生不足可遗留凹陷,表现为黏膜表面轻微下陷。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含漱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
假牙摩擦或牙齿残根刺激造成的溃疡较深,愈合后易形成明显凹陷。可能伴随周围组织增生,触诊有硬结感。需消除刺激源,局部涂抹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必要时行义齿调整或残根拔除。
反复发作的圆形溃疡愈合后可能遗留凹陷瘢痕,与局部免疫异常相关。凹陷边缘清晰呈火山口状,发作期疼痛明显。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贴膜控制炎症,配合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调节免疫。
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溃疡性病损,愈合后形成网状白纹伴凹陷。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常伴烧灼感。需活检确诊,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治疗。
结核杆菌感染可引发边缘不规则的深溃疡,愈合后形成星状凹陷瘢痕。伴随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病理检查可见朗格汉斯细胞。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常用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
日常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轻柔刷牙,餐后以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吸烟饮酒,增加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摄入。若凹陷持续扩大、基底硬化或伴随出血,需及时进行口腔黏膜病专科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溃疡发作期可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减少局部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