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症状是什么样

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黄疸、发热等,严重时可出现寒战、恶心呕吐。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系统结石的一种类型,指结石位于肝内胆管分支内,可能由胆道感染、胆汁淤积、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引起。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常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或胀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这种疼痛与结石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有关,进食油腻食物可能加重症状。若合并胆管炎,疼痛会转为阵发性绞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性疼痛,或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
当结石造成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梗阻时,胆汁无法正常流入肠道,胆红素反流入血会引起皮肤黏膜黄染。黄疸可能呈间歇性出现,伴随尿液颜色加深和陶土样大便。严重梗阻时需通过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解除梗阻,或使用腺苷蛋氨酸注射液改善胆汁淤积。
合并急性胆管炎时会出现弛张型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伴随寒战。这是细菌沿胆管逆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必要时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出结石。
患者常有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等消化不良表现,长期胆汁排泄不畅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尤其在进食后症状加重。可配合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同时需限制动物脂肪摄入。
约三成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通过超声检查发现。但静止性结石可能随病程进展引发胆管狭窄、肝脓肿等并发症。对于无症状的小结石,可定期复查监测,必要时使用茴三硫片促进胆汁分泌预防淤积。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出现持续性腹痛、高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禁止自行服用抗生素。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肝胆超声复查,监测结石变化情况。合并肝硬化、胆管癌高危因素者需缩短随访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