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细胞样癌是什么意思

基底细胞样癌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属于基底细胞癌的亚型,具有侵袭性低、转移率低的特点,多发生于头面部等日光暴露部位。
基底细胞样癌在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排列,细胞核深染,胞质稀少,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与典型基底细胞癌相比,其细胞异型性更明显,但仍有基底细胞分化特征。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基底细胞标志物如Ber-EP4和CK5/6。
皮损多表现为珍珠样光泽的丘疹或结节,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中央可能出现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头颈部,尤其是鼻部、眼睑等部位。生长缓慢,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向深部组织浸润,破坏软骨或骨骼。
长期紫外线暴露是主要诱因,导致抑癌基因PTCH1突变。其他风险因素包括免疫抑制、砷接触史及遗传性疾病如基底细胞痣综合征。肿瘤起源于表皮基底细胞或毛囊外根鞘细胞,Hedgehog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是其分子特征。
需通过皮肤活检确诊,常用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区分其与鳞状细胞癌、毛母质瘤等疾病。皮肤镜检查可见蓝灰色卵圆形巢、轮辐状血管等特征性表现。必要时需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浸润深度。
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Mohs显微描记手术适用于高风险部位。对无法手术者可采用放射治疗。靶向药物如Hedgehog通路抑制剂可用于转移性病例。局部治疗包括咪喹莫特乳膏、5-氟尿嘧啶软膏等。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
预防基底细胞样癌需做好防晒措施,避免正午日光暴晒,使用广谱防晒霜并穿戴防护衣物。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皮肤自查,发现可疑皮损及时就医。术后患者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按医嘱定期复查。均衡饮食有助于皮肤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D但避免过量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