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孩子胃疼呕吐怎么回事

10岁孩子胃疼呕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炎、食物过敏、肠套叠、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孩子进食过量、食用生冷或油腻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阵发性胃疼伴呕吐。症状较轻时可暂时禁食4-6小时,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选择米汤、馒头等易消化食物。若呕吐物含未消化食物残渣且无发热,可先观察。家长需记录孩子24小时饮食情况,避免再次摄入可疑食物。
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的胃肠炎常表现为脐周绞痛、反复呕吐,可能伴有腹泻或低热。发病多与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有关,夏季需警惕细菌性食物中毒。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Ⅲ预防脱水,必要时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尿量及精神状态,呕吐剧烈时需禁食并就医。
牛奶、鸡蛋等致敏食物可能引发胃肠型过敏反应,表现为进食后30分钟内出现胃部绞痛、喷射状呕吐,可能伴随荨麻疹。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接触过敏原,服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抗过敏。建议家长带孩子进行过敏原检测,日常严格规避高风险食物,备好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应对严重过敏。
婴幼儿突发阵发性哭闹、呕吐胆汁样物且排果酱样便时,需警惕肠套叠。该病多发于回盲部,腹部触诊可及腊肠样包块。发病6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典型症状应立即送急诊,避免喂食或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长期反酸呕吐可能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平卧时症状加重,可能伴随胸骨后灼痛。确诊需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治疗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配合多潘立酮混悬液促进胃排空。家长应调整孩子饮食习惯,睡前2小时禁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
日常需培养孩子规律进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空腹食用刺激性食物。呕吐期间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每次呕吐后漱口清洁口腔。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优先选择蒸蛋羹、软面条等低纤维食物。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血性呕吐物、意识模糊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急腹症或颅内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