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中医如何治疗

慢性腹泻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艾灸疗法、推拿疗法、饮食调养等方式治疗。慢性腹泻通常由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肾阳不足、饮食不节等原因引起。
中药调理是慢性腹泻的常用治疗方法,根据证型不同选择相应方剂。脾胃虚弱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能健脾益气、渗湿止泻;湿热内蕴者可选用葛根芩连汤,具有清热燥湿功效;肝气郁结者可选用痛泻要方,能疏肝健脾。中药调理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胃肠功能。常选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能健脾和胃;中脘为胃之募穴,可调理中焦气机;天枢属足阳明胃经,能调理肠腑。针灸治疗需专业医师操作,10-15次为一个疗程,对功能性腹泻效果较好。
艾灸适用于虚寒型慢性腹泻,通过温热刺激温补脾肾。常选神阙、关元、脾俞等穴位,神阙穴属任脉,能温阳固脱;关元为小肠募穴,可温补下焦;脾俞属膀胱经,能健脾益气。艾灸时注意防止烫伤,每次15-20分钟,对脾肾阳虚型腹泻效果显著。
推拿通过手法刺激腹部穴位和经络来调理胃肠功能。常用摩腹、按揉天枢、点按足三里等手法,摩腹能促进胃肠蠕动;按揉天枢可调理肠腑气机;点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推拿应由专业医师操作,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适合各型慢性腹泻辅助治疗。
饮食调养是慢性腹泻的基础治疗。脾胃虚弱者宜食山药、莲子、芡实等健脾食物;湿热型宜食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之品;虚寒型可适量食用生姜、大枣等温补食材。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
慢性腹泻患者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以增强体质;记录排便情况,包括次数、性状等变化;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便血、消瘦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应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中药调理需定期复诊调整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