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包括什么

心血管内科主要诊治心脏和血管相关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疾病等。心血管内科医生通过药物、介入治疗等方式管理这些疾病,同时关注危险因素控制和长期康复。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典型表现为胸痛、胸闷。诊断常通过心电图、冠脉CTA或造影确认。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患者需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
高血压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可能引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常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配合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性早搏等多种心跳节律异常,可能引起心悸、头晕等症状。普罗帕酮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可调节心律,严重病例需射频消融或起搏器植入。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等是常见诱因,需针对性处理。
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呋塞米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可改善症状,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体重。急性发作需住院治疗,慢性期强调长期药物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
心脏瓣膜病涉及二尖瓣、主动脉瓣等结构异常,可能导致血液反流或狭窄。轻症可用利尿剂缓解症状,严重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需手术修复或置换。风湿热、退行性变是常见病因,术后需预防感染和抗凝治疗。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戒烟限酒并控制体重。定期复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遵医嘱调整药物,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睡眠也有助于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