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疱疹、发热、拒食、流涎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症状发展可分为早期口腔灼热感、进展期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终末期逐渐愈合三个阶段。
初期在牙龈、舌缘或颊黏膜出现针尖大小水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边缘充血的浅表溃疡。患儿可能因疼痛表现为烦躁哭闹,疱疹多成簇分布,可能伴随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避免继发感染。
发病初期可能出现38-40℃高热,持续2-3天,部分患儿伴有寒战或嗜睡。发热与病毒血症相关,家长应监测体温变化,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8.5℃时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
因口腔溃疡疼痛导致进食困难,婴幼儿表现为拒奶、哭闹,年长儿可能诉说进食时刺痛感。建议家长提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酸奶,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面。严重拒食可能导致脱水,需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
唾液分泌增多且因吞咽疼痛导致口水外流,常见于婴幼儿。持续流涎可能引起口周皮肤潮红或皲裂,家长可用柔软纱布及时蘸干,并涂抹凡士林保护皮肤。该症状随溃疡愈合逐渐缓解,若持续超过1周需警惕合并其他口腔疾病。
颌下或颈部淋巴结可轻度肿大伴压痛,直径多小于2厘米,质地较软。这是机体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若淋巴结持续增大、变硬或皮肤发红,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就医评估是否需抗生素治疗。
患儿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避免传染,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B族的米糊、蒸蛋等软烂食物促进黏膜修复。保持环境通风,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玩具。观察是否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征象,疱疹未愈期间避免接触其他儿童。若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抽搐、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