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引发什么并发症

小儿肠套叠可能引发肠梗阻、肠坏死、腹膜炎、败血症、休克等并发症。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肠套叠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梗阻,由于肠管套叠导致肠腔狭窄或完全闭塞,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患儿可能出现呕吐、腹胀、排便停止等症状。肠梗阻需要及时解除,否则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肠坏死。治疗包括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常用药物有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等。
肠套叠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肠壁缺血坏死,这是由于套叠部位血液循环受阻所致。患儿可能出现剧烈腹痛、血便、发热等症状。肠坏死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术后需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肠坏死穿孔后可引发腹膜炎,表现为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患儿可能出现高热、脉搏增快等全身中毒症状。治疗需紧急手术清理腹腔,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
严重感染可能发展为败血症,这是由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患儿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万古霉素等强效抗生素,同时进行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
严重脱水、感染或出血可导致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四肢湿冷等。休克需立即进行液体复苏,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等扩容,必要时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
家长发现孩子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等肠套叠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后的护理包括遵医嘱用药、观察排便情况、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恢复期可少量多餐,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肠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