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术后引起什么并发症

脑膜瘤术后可能引起颅内出血、脑水肿、脑脊液漏、感染、癫痫等并发症。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可能出现上述情况,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颅内出血是脑膜瘤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血压波动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必要时行二次手术清除血肿。术后应严格控制血压,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
脑水肿常因手术操作牵拉脑组织或肿瘤切除后周围血管通透性改变引起。表现为头痛加重、恶心呕吐、神经功能缺损等。治疗包括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脱水药物,必要时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反应。
脑脊液漏多因硬脑膜缝合不严密或术后颅内压增高所致。患者可见鼻腔或耳道流出清亮液体,可能伴有头痛。轻微漏液可通过卧床休息、头高位处理,严重者需行腰大池引流或手术修补。需警惕继发颅内感染风险。
术后感染包括切口感染、脑膜炎等,与手术时间长、脑脊液漏等因素相关。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颈项强直等。需进行脑脊液检查,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可降低感染概率。
癫痫发作因手术刺激皮层或术后脑水肿引起,可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可减少发作。术后应避免诱发因素,如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等,定期复查脑电图。
脑膜瘤术后需定期复查头颅MRI监测肿瘤复发情况,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如出现头痛加重、发热、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1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之后根据病情调整随访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