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

关键词: #小儿
关键词: #小儿
小儿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发作时间、物理降温、及时就医等措施。高热惊厥多由感染引起,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表现为体温骤升时突发全身抽搐。
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避免窒息。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禁止强行撬牙或塞入物品。持续观察口唇颜色和呼吸频率,若出现紫绀或呼吸暂停需立即急救。家长需确保环境安全,移开周围尖锐物品。
在抽搐发作期间,轻柔约束患儿肢体避免撞伤,但不可过度用力。将软垫置于头部下方,防止头部撞击硬物。避免按压人中或掐虎口等无效操作,这些行为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家长需全程陪伴直至抽搐自然停止。
准确记录抽搐开始和结束时间,单次发作超过5分钟需紧急送医。用手机拍摄发作视频供医生参考,注意观察眼球凝视方向、肢体抽动形式。同时测量并记录体温数值,这些信息对后续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抽搐停止后使用温水擦浴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浴,避免体温骤降引发寒战。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或布洛芬混悬液,但抽搐发作时禁止口服药物。
首次发作、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均需急诊处理。就医时保持患儿侧卧位,携带体温记录和发作视频。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必要时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持续状态。排除脑膜炎、癫痫等严重疾病。
日常应避免过度包裹儿童导致体温积聚,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可准备退热贴、退烧药等家庭急救物品,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反复高热惊厥的儿童,家长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定期进行儿科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在流感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