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什么时候可以下地走路了

踝关节扭伤后能否下地走路需根据损伤程度决定,轻度扭伤1-3天可尝试负重行走,中度扭伤需1-2周恢复,重度扭伤或韧带撕裂需3-6周以上。
轻度踝关节扭伤表现为局部轻微肿胀和压痛,关节稳定性正常。此时可在疼痛耐受范围内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损伤修复。建议使用弹性绷带或护踝固定,行走时避免患侧完全负重,可借助拐杖分散压力。48小时内可冰敷减轻肿胀,72小时后改为热敷加速淤血吸收。若行走时无剧烈疼痛或关节不稳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中度扭伤常伴随明显肿胀、皮下淤血及活动受限。需严格制动5-7天,待肿胀消退后再尝试部分负重。行走时应穿戴踝关节支具,保持足部中立位避免内翻动作。康复期间可进行踝泵训练和抗阻练习,但需避免跳跃、奔跑等剧烈运动。若2周后仍存在持续疼痛或关节松动感,可能存在韧带部分撕裂,需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踝关节扭伤康复期间应保持足部抬高,避免长时间下垂加重肿胀。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恢复行走后3个月内建议运动时佩戴护踝,避免重复损伤。若出现夜间静息痛、关节交锁或异常响声,提示可能存在软骨损伤或韧带完全断裂,须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