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缺铁性贫血会引起哪些症状呢

小孩缺铁性贫血可能引起皮肤苍白、乏力、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等症状。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全身供氧能力。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皮肤黏膜供血不足,表现为面色、口唇、甲床等部位明显苍白。患儿可能伴随眼睑结膜颜色变浅,这种苍白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家长需观察孩子日常面色变化,若持续苍白应就医检测血常规。
由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患儿常出现活动耐力降低,表现为容易疲劳、不爱运动、嗜睡等症状。轻度贫血可能仅在剧烈活动后出现气促,严重时连日常行走也会喘息。家长需注意孩子体力下降是否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缺铁会影响胃肠黏膜细胞代谢,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出现厌食、拒食、腹胀等表现。部分患儿可能伴有舌乳头萎缩或口角炎。家长可尝试提供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促进铁吸收,但长期食欲不振需排查其他胃肠疾病。
大脑缺氧会导致认知功能受影响,表现为上课走神、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这种神经行为改变在学龄期儿童中尤为明显,可能被误认为多动症。补铁治疗4-6周后相关症状通常可改善。
部分患儿会出现啃食冰块、泥土、纸屑等非食物物质的异常行为,这与缺铁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有关。异食癖可能引发肠道寄生虫感染或铅中毒等继发问题,家长发现后应立即就医。
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需保证膳食中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风险群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铁。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清铁蛋白等指标,避免长期贫血影响生长发育。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红蛋白,直至指标完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