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注意事项有哪些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需注意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合理用药及心理调节。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成人患者可能伴随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需每6-12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及结构变化。若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复杂先心病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增加随访频率,评估手术效果及残余分流情况。
患者应避免竞技性体育、负重训练等高强度运动,可选择步行、游泳等低强度有氧活动。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需严格限制运动量,紫绀型先心病患者运动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防止缺氧发作。
存在心脏瓣膜病变或植入人工材料的患者,在进行牙科操作或侵入性检查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每5年加强一次。日常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内膜炎。
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可遵医嘱使用波生坦片、西地那非片等靶向药物。心力衰竭患者需规范服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抗凝治疗患者应定期监测INR值,避免服用影响华法林钠片药效的食物或药物。
疾病可能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改善。加入先心病患者互助组织有助于获得社会支持。妊娠前需进行专业风险评估,部分严重先心病患者需避免妊娠。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克。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血管痉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外出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疾病类型和用药信息。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出现心悸、晕厥等紧急症状时立即平卧休息并呼叫急救。